短身雞骨草

短身雞骨草是一味廣受嶺南地區推崇的傳統中草藥,具有清熱利濕、疏肝止痛、解毒退黃等多重功效。其味甘微苦,性質偏涼,主要歸肝、胃經,適合用於調理濕熱體質、肝膽不適、黃疸型肝炎及風濕骨痛等症狀。雞骨草的根莖呈灰棕色,質地堅硬,帶有細縱紋,氣味微香,使用時需特別注意去除有毒的種子部分,確保安全服用

雞骨草的主要特點在於其強大的清熱解毒能力。現代藥理研究證實,雞骨草具備抗炎、保肝、促進免疫功能的作用,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肝硬化腹水、急慢性肝炎、膽囊炎、瘰癧、蛇咬傷及外感風熱等多種疾病。其清熱利濕的特性,對於都市人常見的濕熱體質尤為適合,能有效緩解口苦口乾、皮膚出油長痘以及慢性炎症等問題

在使用場景方面,雞骨草多用於煲湯或泡茶,既能保留其藥效,又方便日常食用。經典的雞骨草扁豆脊骨湯,結合了雞骨草的清熱利濕與脊骨的補益,適合體質偏濕熱或肝膽不適者長期飲用。煲湯時,將雞骨草洗淨後用煲湯布袋包好,以免種子混入,與脊骨、扁豆及蜜棗同煮,文火熬煮約一至兩小時,湯色清澈,滋味甘醇,兼具滋補與調理功能

除了煲湯,雞骨草亦可製作涼茶,適合夏季飲用,有助於清熱解暑,改善因濕熱引起的口乾口苦、皮膚紅腫等症狀。對於肝氣鬱結導致的肋痛,雞骨草能疏肝理氣,緩解不適,促進肝膽氣血流通。此外,雞骨草還能止咳平喘,補益肺氣,對於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虛弱者亦有輔助療效

在使用雞骨草時應注意,種子有毒,必須除去豆莢和種子,避免誤食引起不良反應。虛寒體質者及乙型肝炎患者服用前應諮詢專業中醫師,避免不當使用造成身體負擔。服用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等,以免影響藥效。此外,過敏體質者慎用,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用並就醫

雞骨草的銷售亮點包括其傳統名方背景和現代藥理支持,